9月5日
2025年全國農產品產銷大會
?。ū辈科瑓^)
在呼和浩特市開幕
來自我國北部“五省兩市一區”的
近萬種特色農產品齊聚一堂
共同打造一場農產品銷售的盛宴

2025年全國農產品產銷大會(北部片區)現場。
這場國家級盛會
選擇在內蒙古舉辦
絕非偶然
說到這兒
你可能會問:
為什么是內蒙古?
答案就在
這片土地深厚的農牧業底蘊中

內蒙古
作為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
近年來
從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增加產量
三個方面發力
全力提升農牧業生產基礎條件
提升農畜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糧食播種面積超1億畝
牛奶產量293萬噸
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2.5%
……
這些數字背后
是內蒙古作為國家“糧倉肉庫奶罐”的
底氣所在!
放眼內蒙古大草原
呈現著現代化農業的嶄新圖景——
6083萬畝高標準農田整齊劃一
智能化農機穿梭其間
設施畜牧業養殖比重達到74%
……

赤峰市松山區太平地鎮的高標準農田。

農戶駕駛拖拉機在興安盟科右前旗的萬畝玉米連片種植區播種玉米。
接下來小編帶你一起見證
內蒙古農牧業"五大升級"
#1
基礎條件大升級:
從"靠天吃飯"到"科技種地"
數據顯示
內蒙古不僅建成了
6083萬畝高標準農田
設施農業也達到了261.8萬畝
更令人驚喜的是
設施畜牧業養殖比重高達74%
舍飼棚圈面積達到1.75億平方米

內蒙古鮮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溫室大棚內景象。
這意味著什么?
簡單說就是
咱們內蒙古的老鄉們
再也不用完全"靠天吃飯"了!
現代化的農業設施
讓種地養畜更加科學高效
#2
供給能力穩提升:
"糧倉肉庫奶罐"實至名歸
內蒙古的供給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億畝以上
這個數字相當于多少個足球場?
算起來真是驚人!

呼和浩特市伊利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擠奶車間。
在肉類供應方面
肉牛育肥89萬頭、育肥羊1684萬只
奶業方面更是成績亮眼
牛奶產量達到293萬噸
不得不說
內蒙古真不愧是
全國的“糧倉肉庫奶罐”!
#3
產業品牌雙飛躍:
從原材料到"深加工"
產業化品牌化提升方面
內蒙古引進頭部企業
推動糧肉乳、預制菜精深加工
還建設了內蒙古牛羊肉交易中心
這意味著咱們的農畜產品
不再只是賣原材料
而是通過深加工提升了附加值

內蒙古日日鮮餐飲服務有限公司食尚預制菜加工坊的生產車間里,工人正按照工藝流程忙碌著。
#4
科技創新加速跑:
智能農機+育種攻關
科技創新方面
內蒙古實施了12個育種聯合攻關項目
建設了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
草業技術創新中心及10大科技示范園
還大力推廣智能化農機

內蒙古優質牧草種源基地。
今年上半年更是成果豐碩:
建成國家級核心育種場26家
南繁基地1544畝
“華蒙肉羊”獲農業重大科技新成果
這些創新成果
正在深刻改變著傳統農牧業的生產方式
#5
綠色發展顯成效:
高效節水灌溉達4851萬畝
在綠色發展方面
內蒙古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851萬畝
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82.5%
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
高達99.8%
這些數字背后
是內蒙古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
生動實踐
既保障了農畜產品產量
又守護了這片遼闊草原的生態環境

敕勒川草原綠草如茵。
今年上半年
內蒙古農牧業產業鏈產值
突破7000億元
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69家
產業集群10個、產業園13個
產業強鎮70個
這份成績單
足以讓每個內蒙古人感到自豪!

內蒙古正在以科技創新為筆
以綠色發展為墨
繪就一幅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畫卷
這片熱土上的農牧業變革
正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也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著
內蒙古力量!
文案:包葒
編校:馬鈴翔
監制:趙靜
資料來源:新華社 人民網 內蒙古日報 內蒙古法制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