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車員打開折角塞門,為車輛制動軟管通風。

烏海西站裝運煤炭的專用線之一。

調車員在列車之間檢查線路車輛?! ?/span>
8月11日,隨著一聲鳴笛,一列滿載煤炭的貨物列車從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烏海車務段烏海西站緩緩啟程,發(fā)往河北省,為京津冀地區(qū)居民及企業(yè)用電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內蒙古烏海市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產區(qū)之一,年產原煤5000萬噸左右,其中80%以上通過鐵路運往周邊省區(qū)。作為煤炭運輸的重要編組、中轉站,烏海西站有多條專用線連接周邊廠礦企業(yè)。車站精準掌握煤礦產能波動、電廠需求、庫存周轉,為企業(yè)量身定制運輸方案,靈活調配運力,確保電煤及時發(fā)運。
每逢電煤“迎峰度夏”窗口期,烏海車務段烏海西站調車員們的作業(yè)量要比平日增加30%以上。平均每班要解編列車10列以上,為1000多節(jié)車“穿針引線”。為此,他們必須和時間賽跑,排風摘管、蹬車擰閘、扒車瞭望、翻越車輛……每天行走3萬步以上,保障著每列車輛安全、快速集結。今年截至8月11日,烏海西站發(fā)送電煤、焦炭2.9萬車、156.8萬噸,同比增長70.6%、74.6%。(文/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高慧 圖/馬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