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1013海張高速沿線風景。 葛蕾蕾 攝
8月時節(jié),內蒙古草原正值旅游黃金期。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的“99號公路”上車流如織。藍天白云下,路兩旁牛馬羊群與牧家炊煙相映,一路走來,游客可以體驗到內蒙古草原的全部9種類型。
交通脈絡的延伸,讓遠方風景觸手可及。在烏蘭察布市分布著30余座形態(tài)各異的火山,這里是名副其實的天然火山博物館。8月2日起,“火山號” 旅游列車每日往返集寧南與白音察干站,旅客出站后無縫換乘旅游大巴,15分鐘即可抵達烏蘭哈達火山群腳下。
在呼倫貝爾市,一架從包頭起飛的航班平穩(wěn)降落在機場,隨后航班又將啟航,飛往“萬里興安第一城”——加格達奇。這是7月15日剛開通的全新航線,為內蒙古“支支通”航線網(wǎng)絡又拼上一塊關鍵拼圖。7月25日,呼倫貝爾機場迎來了客流量的一個新高峰,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2萬人次,創(chuàng)今年新高。
內蒙古從東到西橫跨2400公里,曾經(jīng)旅途耗時漫長是游客心中最大的門檻。如今,構建“快進”大通道、暢通“慢游”微循環(huán)的交旅融合變革,正在改寫這一格局。截至2024年底,內蒙古公路總里程達22.27萬公里,高速公路達8238公里;鐵路營業(yè)里程達1.5萬公里,其中高鐵里程620公里;干支通、支支通航線織就萬米高空“天路網(wǎng)”。
內蒙古正以“一帶一圈一區(qū)”的旅游交通體系,將呼張高鐵、京新高速、呼包鄂機場群等交通動脈緊密相連,編織成一張覆蓋全境的旅游網(wǎng)絡。
交旅融合絕非簡單疊加,而是資源整合催生的“化學反應”。為加速推動內蒙古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高質量發(fā)展,今年4月,自治區(qū)交通運輸廳、文化和旅游廳印發(fā)《2025年交通與旅游融合發(fā)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內蒙古將實施“快進慢游”交通網(wǎng)絡完善工程、主題精品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服務區(qū)旅游功能提升工程、鐵路民航旅游產(chǎn)品轉型升級工程、運游融合發(fā)展強化工程,以五大工程為牽引,持續(xù)提升內蒙古交通與旅游服務水平。
“99號公路”就是重點打造的9個主題精品旅游公路示范工程中北疆風情旅游線路之一。這條公路連接多個景區(qū),星級牧人之家也分散在周邊,成為解鎖“草原生活”的重要載體。
8月13日,西烏珠穆沁旗牧民照日格圖家的蒙古包前停滿了自駕車輛,烤爐上的羊肉串正在滋滋作響,香氣四溢。照日格圖笑著翻動烤爐上的羊肉串:“以前家里主要就是放牧,6月份借自己家地處‘99號公路’沿線的優(yōu)勢新開了牧家樂,這兩天家里的蒙古包都住滿了。”
來自山東的游客喬先生和朋友一家已在“99號公路”上流連了兩天,“這兩天體驗了騎馬,射箭,還專門買了一只烏珠穆沁羊,品嘗手把肉、羊肉串、血腸肉腸等各色吃法后,剩下的肉老板說給快遞到家。這一路美景加美食,不虛此行!”
“99號公路”全線共穿越了西烏珠穆沁旗5個蘇木鎮(zhèn)、26個嘎查村,當?shù)卣诰€路設計時又加入了“一路穿百景、千態(tài)、萬業(yè)”的巧思,帶動了沿線群眾發(fā)展“家庭牧場+旅游”“民俗+民宿”“非遺+文化體驗”等多元化的草原特色旅游服務。
西烏珠穆沁旗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段先澤介紹,現(xiàn)在每天有超過2萬游客來這里打卡,這條路盤活了當?shù)匚幕⒙糜巍⑻厣a(chǎn)業(yè)等資源,不僅讓1萬多人出行更加便捷,沿線150多戶牧戶也通過各種新業(yè)態(tài)實現(xiàn)了增收。
內蒙古地域遼闊,為了讓游客能夠快速、便捷地抵達心儀的旅游目的地,內蒙古將完善 “快進”交通網(wǎng)絡作為首要任務。目前內蒙古的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8238公里,G6京藏、G7京新、G65包茂、G45大廣等國家高速公路干線橫跨東西、縱貫南北,形成主骨架網(wǎng)絡。同時,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持續(xù)提檔升級,成為連接“主動脈”與“毛細血管”的重要通道。
當下,內蒙古太錫鐵路、G233經(jīng)棚至樺木溝、G331胡列也吐至扎蘭諾爾段等重點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同時內蒙古今年實施800公里國省干線旅游公路養(yǎng)護工程,完善“快進”交通網(wǎng)絡,進一步提升旅游通達性、便捷性和舒適性。
抵達只是開始,深度體驗才是旅行的精髓。內蒙古深諳此道,著力構建“慢游”交通網(wǎng)絡,讓游客抵達旅游目的地后,能夠悠然自得地沉浸在美景之中,深度體驗當?shù)氐娘L土人情。根據(jù)《方案》,內蒙古今年開工建設700公里旅游路,重點提升40個景區(qū)景點周邊道路等級,實現(xiàn)3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qū)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到97%,擴大“慢游”交通網(wǎng)絡覆蓋面。
一條條專為旅游而生的公路,本身就是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呼倫貝爾草原森林旅游公路,穿行于莫爾格勒河畔。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熱阿線、達達線,被譽為“最美草原天路”。“十四五”期間,內蒙古規(guī)劃建設規(guī)模更大、標準更高、特色更鮮明的旅游公路體系,讓“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成為常態(tài)。
為了滿足游客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內蒙古在鐵路和民航方面也積極發(fā)力,推動旅游產(chǎn)品的轉型升級。
張呼高鐵、赤喀高鐵的相繼開通,標志著內蒙古昂首邁入“高鐵時代”。2024年12月,集大原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從此內蒙古深度融入國家高鐵網(wǎng),目前,從內蒙古中西部始發(fā)的高鐵和動車組列車已實現(xiàn)直達北京、上海、四川等15個省和直轄市。
集大原高鐵串聯(lián)起內蒙古敕勒川草原、輝騰錫勒草原、烏蘭哈達火山和山西云岡石窟、應縣木塔等眾多文旅資源,與華中、華東地區(qū)豐富的旅游線路形成互補,吸引大量游客跨區(qū)域流動。依托集大原高鐵,內蒙古與湖北兩省區(qū)間首次開行高鐵動車組列車。早上熱干面,晚上手把肉,蒙鄂兩地的美食實現(xiàn)了“同日打卡”。近年來,當?shù)罔F路部門陸續(xù)增開冰雪旅游、草原森林等特色專列,這些特色專列,如同移動的酒店和觀景臺,讓游客能夠在舒適的列車上,欣賞沿途的美景,開啟一場別樣的旅行。
在民航方面,目前內蒙古已有26個通用機場,開通近60條“支支通”航線,織就了一張覆蓋全區(qū)12盟市、輻射重點旅游區(qū)域的“空中走廊”。呼倫貝爾的海拉爾機場、阿拉善的阿左旗機場等支線機場,可將游客精準送達額爾古納濕地、巴丹吉林沙漠等“深閨”勝境,航空網(wǎng)絡的日益完善,讓廣袤的北疆不再遙遠。同時,內蒙古支持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發(fā)展“低空+旅游”業(yè)態(tài),讓游客能夠從空中俯瞰內蒙古的壯美山河,領略不一樣的風景。
在內蒙古廣袤無垠的大地上,一場關于交通與旅游深度融合的變革蓬勃展開——交通運輸宛如靈動的畫筆,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勾勒出一道道絢麗的旅游風景線,而旅游業(yè)則如同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交通網(wǎng)絡的脈絡之中。隨著“快進”網(wǎng)絡更加高效、“慢游”體系更加完善、融合程度更加深入,公路與風景交融,速度與詩意并存,內蒙古遼闊大地的每一寸肌理,都將向世界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wǎng)記者 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