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康巴什區舉辦了一場氫能共享交通示范體系項目科研成果展,展出了一批特別的氫能出行工具——氫能共享單車、氫能親子車與氫能觀光車。這些“氫個蛋兒”將于近期投放到康巴什區中軸線沿線,其中氫能共享單車投放100輛。




它們的亮相,標志著內蒙古自治區首例貫穿氫氣“制-儲-用”全產業環節的示范項目——氫能共享交通示范體系項目正式落地。

記者了解到,這個項目立足康巴什區豐富的光資源優勢,以及現有城市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富裕電力,搭建起“電解制氫、固態儲氫、便攜加注、氫共享車”一體化體系,實現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全產業鏈本地化運營。項目總投資2800萬元,分兩期逐步推進。其中,項目一期投資800萬元,具體建設內容包括:電解水制氫、固態儲氫、加注系統和應用端開發,應用端開發為氫能兩輪車、親子車、觀光車;項目二期將投入2000萬元,增加電解水制氫站、固態儲氫站,還會把氫能應用拓展到市政車輛、公交車及場內特種用車,進一步完善氫能交通網絡。

技術上,項目采用電解制氫、固態儲氫、低壓加注和固態用氫系統,不僅突破了全流程低壓用氫技術,大幅提升運行安全性、降低用氫成本,更以低壓固態儲氫產品貫穿始終,使整體系統運行能源效率提升35%,有效提高氫能綜合利用能效,推動綠色低碳出行理念深度融入城市發展。

項目將緊密結合康巴什區旅游城市特色,通過氫能共享單車、氫能親子車、氫能觀光車這些貼近居民群眾生活的出行方式,讓“氫”能源真正走進日常,助力“暖城”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