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捆胖乎乎的身子
裹著曬透的草香
湊近了聞全是陽光的味道
草香味兒的“瑞士卷”
新鮮出爐!

牧民駕駛著打草機行駛在草原上。
9月4日
在內蒙古興安盟
科右前旗的烏蘭毛都草原上
秋意正濃
牧民們開著摟草機轟轟地穿梭
收割機與打捆機配合默契
所過之處
留下一道道整齊的草帶
和一捆捆圓滾滾的草卷
藍天、金草、忙碌的身影
構成了一幅動人的草原秋收圖
不少游客忍不住停下腳步
拍照記錄下
這溫暖又壯觀的畫面

游客在捆好的草卷上拍照打卡。
這些高顏值的“瑞士卷”
不僅是來往游客心儀的
潮流搭配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
是這里牛羊馬兒
準備越冬度春的“口糧”

擺放整齊的草卷成為秋季草原上的獨特風景。
如果你還沒看夠
有請呼倫貝爾的草卷卷出列
TA們
包出片的
不信
你來看

當風掀起衣角
穿過發絲
隨行的TA舉著手機
隨性連拍
每一張和大自然合影的照片里
保準都有
孩子般的笑臉
如果說
草原限定“瑞士卷”
是大自然饋贈的金秋之禮
那么
近日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鄂爾多斯廣場附近
樹洞悄悄“活”了起來
這是人類與大自然“對話”的
浪漫時刻
形狀不同的樹洞里
探出了小狗、小貓的腦袋
還有翱翔的遺鷗
這些“樹洞畫”
皆出自市民王佳周之手

小狗“樹洞畫”。

小貓“樹洞畫”。
這些可愛又治愈的“樹洞畫”
讓平凡的街道瞬間充滿了
童話般的詩意與活力
路人紛紛駐足
忍不住舉起手機合影留念
這些讓人
眼前一亮的“樹洞畫”背后
還有一個暖心的故事
這些“樹洞畫”畫的作者王佳周從小學習繪畫,目前從事兒童美育工作。偶然的機會他從網上看到了“樹洞畫”,萌生了用自己的特長美化家鄉的想法。“我看到咱們東勝有些樹木樹齡較大,樹干上有自然形成的樹洞,通過我的畫筆,把樹木表面的‘傷疤’變成風景線。”8月中旬,他帶著畫筆和顏料,尋找合適的樹洞開始繪畫。

正在創作的王佳周。
以本土元素為靈感的“樹洞畫”
將城市記憶、自然生靈與
樹洞的天然肌理結合
讓原本不起眼的樹干
變成街頭的“微型藝術展”

王佳周首先涂一層石灰保護樹洞,隨后快速勾勒著遺鷗的形狀,再上色,4個小時后,兩只活靈活現的遺鷗畫好了,新穎亮眼。
當然
在大家為這份
街頭藝術驚喜點贊的同時
也難免會有疑問:
這些涂在樹干上的畫
會不會影響樹木生長?
據東勝園林部門相關工作人員解釋
樹木是靠樹葉光合作用
根部吸收養分來生長的
如果“樹洞畫”不影響到這兩處
樹木就可以好好生長
并且用環保顏料畫畫
還能給樹干添一份保護
讓樹木更“安心”

可可愛愛的“樹洞畫”。
從草原到城市
從限定“瑞士卷”
到治愈系“樹洞畫”
內蒙古用不同的方式
講述著
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
一邊是
牧民順應時節
收獲自然的饋贈
一邊是
人們用創意
點亮生活、溫柔回應著
城市中的自然印記
這一切
都是我們與這片土地
美好的對話方式
文案:賀嘉琦
編校:張璐
監制:趙靜
資料來源:草原云、呼倫貝爾新聞、東勝發布、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