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嗎?
湖面面積能變大!
截至目前
岱海湖面面積
達到59.7平方公里
較2024年同期相比
增加15.5平方公里
創近10年新高

游艇劃過岱海湖面。
岱海“胖了”
原因何在?
岱海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境內
是內蒙古第三大內陸湖
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等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
岱海生態環境變好
離不開以下舉措

岱海風光旖旎。
全面遏制湖面萎縮和水位下降
近年來
內蒙古持續加大
岱海生態綜合治理力度
清理河溝收集地表水
補充岱海水量
截至目前
疏浚清理22條主河溝
平均每年可增加
地表徑流量200萬方左右
累計為岱海補水達3916萬立方米
改造管道收集雨水補充岱海水
改造雨水管道28.4公里
增加岱海水量約100萬立方米

清澈的湖面。
工業節水
實施岱海電廠機組改造
每年可節約用水832.8萬立方米
農業節水
開展農田“水改旱”和農業設施
節水改造
每年可節約地下水約2900萬方

岱海湖面上的水鳥。
生態治理與生態修復同頻發力
“三控三治理”推進全流域生態治理
控肥
全流域耕地實施測土配方施肥
控藥
嚴禁在岱海流域銷售施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控膜
科學合理回收利用廢舊地膜
建成廢舊地膜回收加工廠1座
廢舊地膜回收率達85%以上
污水治理
完成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出水水質由一級B提升為一級A
中水全部回用
生活垃圾治理
建成日處理能力210噸的
生活垃圾處理廠1座
購置了垃圾收集轉運設備
構建全流域垃圾收集處理系統
畜禽糞污治理
建成年產能2萬噸的有機肥廠1座
岱海流域規模養殖場
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
提升流域植被蓋度
推動水生態修復
岱海濕地全部使用網圍欄圍封
提升流域植被蓋度
推動水生態修復
岱海濕地全部使用網圍欄圍封
濕地內全年全面
禁牧、禁養、禁墾、禁伐
種植喬灌木林帶和蘆葦等水草
提升流域植被覆蓋
實施湖濱緩沖帶和國家水土保持
小流域綜合治理
通過以上硬核治理
岱海水質惡化趨勢
基本得到遏制
流域生態環境逐漸向好
生物多樣性穩步提升
魚兒成群、水鳥嬉戲、風光旖旎

在岱海湖畔一處魚類監測點,工作人員監測到鯽魚、泥鰍等水生生物。

國家一級珍稀保護動物大鴇在岱海自然保護區出現。
截至目前
濕地內鳥類種類
由68種增加到101種
2020年國家一級珍稀保護動物大鴇
首次在岱海自然保護區出現
之后每年棲息
2022年數量達到70多只
2023年在湖內首次監測發現
中華青鳉魚、中華長臂蝦
2024年年初
岱海流域首次發現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3只
現在
享有“草原天池”美譽的岱海
實至名歸
文案:馬鈴翔
編校:包葒
監制:趙靜
素材來源:新華網、央視網、涼城縣人民政府網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