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敖漢旗薩力巴鄉億森明珠林果家庭農場,縱橫交錯的田間作業路將果林劃分得井然有序。連片的果樹成壟成排,枝頭綴滿了果實,粉嫩的新蘋紅、艷紅的蒙古野果、飽滿的龍豐蘋果、玲瓏的雞心果,清甜誘人的果香在果園里彌漫,沁人心脾。
誰能想到,這片生機勃勃的果林,曾是風沙肆虐、草木難生的不毛之地。2007年,農場負責人劉波借力林草政策扶持,先以楊樹林筑起防風固沙屏障,再在林中種下300畝抗旱能力極強的沙果林。數年耕耘間,風沙漸漸停歇,荒山披上綠裝,沙果掛滿枝頭。此后,他又通過退化林改造持續擴大種植規模、豐富果木品種,一步步走出了“林業經濟與生態建設同頻共振、互利共贏”的創新創業之路。2022年,劉波憑借在林果產業與生態治理中的突出貢獻,獲評“國家林草鄉土專家”稱號。
“今年我們進一步擴大了種植規模,單是薩力巴鄉這片園區,果樹種植面積就達到1800畝。從收益來看,今年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果樹根系能牢牢鎖住土壤,既能防止水土流失,還能慢慢改善土壤肥力,整個區域的生態環境肉眼可見地變好了。這真是既賺了‘真金白銀’,又守好了‘綠水青山’。”談及農場的發展,劉波難掩興奮,向記者介紹道。
據了解,億森明珠林果家庭農場已擁有兩處產業園區,總面積達4100多畝,在獲得可觀的生態效益的同時,也收獲了豐厚的經濟回報。截至目前,億森明珠林果家庭農場進入盛果期的沙果、雞心果、龍豐蘋果、寒紅梨等多個優良品種已達到800畝,可產各類林果30多萬斤,每畝純收入在2500元以上,實現經濟效益200多萬元。在劉波的帶動下,全鄉已發展蘋果種植戶20多戶,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戶均可增收2萬元以上,越來越多村民借著林果產業鼓起了“錢袋子”。
下一步,薩力巴鄉將牢牢緊扣“林綠民富”的發展目標,持續發力壯大經濟林產業。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等方式,鼓勵更多林果產業大戶扎根鄉土,推動“綠色資源”向“金色產業”轉化,讓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變為經濟優勢。同時,進一步推動林草資源高效利用,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同共進中,探索出更多元、更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新路徑。(南丁 劉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