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南民族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簽約揭牌。中南民族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落地包頭,主要圍繞包頭市豐富應用場景、中南民族大學創新資源雙方獨特優勢,在學術交流、成果轉化、人才引進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包頭市與中南民族大學共建技術轉移中心,是落實區域協同創新、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對于提升包頭市特別是固陽縣在食品精深加工、特色農牧業等領域的科技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各相關部門將持續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加速優質創新資源要素的精準集聚與高效配置,打造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快車道,推動科技創新鏈與現代產業鏈實現深度融合、雙向賦能,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中南民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覃瑞介紹說,近年來,中南民族大學依托學科優勢以及食品科學、生物技術、民族醫藥、材料科學等學科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這次選擇包頭、扎根固陽共建技術轉移中心,是學校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戰略選擇。學校將高速鏈接包頭市產業需求,加速科技成果在包落地轉化和產業化。
本次活動還舉辦了“蒙科聚”第4期重點成果發布會,中南民族大學帖軍、胡軍成、劉虹、劉嬌4位教授分別就“輻照改性聚四氟乙烯技術及其在密封領域的應用”“中藥材研究及全產業鏈開發”“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開發”“智慧賦能:制造、農業與海關領域的探索與應用”4項契合包頭市食品及農牧業發展需求、具有明確市場潛力和合作意向的重點項目進行了現場路演,并詳細介紹了各項目技術優勢、應用場景、市場分析、合作需求和創新解決方案。活動首次以科研團隊形式發布了《中南民族大學承接地方需求相關團隊匯編》,包含大健康與生物醫藥領域、能源與材料領域、節能環保領域、計算機及信息領域共計4大類23個科研團隊的科研力量和研究方向,集中發布了《中南民族大學科技成果匯編》,內容涉及化工材料、環保、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電子信息等4大類56項科技成果。 ( 趙永峰)